2025年5月14日,湖南农学会在长沙组织召开《南方鲜食型葡萄外源施钙防裂保鲜技术规程》《干制无花果加工技术规程》《大米焦糖色加工技术规程》三项团体标准专家评审会。会议由湘潭大学陶能国教授担任评审组组长,湖南农业科学院梁志怀研究员、湖南林业科学院肖志红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易有金教授、长沙理工大学易翠平教授等专家参与评审。经专家组严格质询与讨论,三项标准获一致通过,将有效推动湖南省食品加工产业标准化进程。
本次评审的三项标准由十大网赌信誉网址官网澳门十大网赌正规官网团队起草制定,针对湖南省内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空白提出解决方案,周文化教授团队主持的南方鲜食型葡萄外源施钙防裂保鲜技术规程针对葡萄裂果、采后品质下降等问题,通过外源施钙技术调控果实生理代谢,抑制脱落酸积累,降低裂果率并延长货架期。标准明确了钙源选择、叶面施用方法及防污染操作规范,为葡萄产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
王青云教授团队主持的大米焦糖色加工技术规程针对传统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含量高、耐酸性差等缺陷,创新采用碱性蛋白酶定向调控技术,优化糖化反应路径,显著降低有害物质生成,提升色素稳定性和安全性。
张琳教授团队主持的干制无花果加工技术规程首次建立湖南省干制无花果加工技术规范,明确工艺流程、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重点解决加工环节标准化缺失问题,为小众果品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评审专家组从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角度提出优化建议,比如细化葡萄施钙技术的浓度详细参数,增加技术操作规范,补充无花果详细工艺流程及具体加工参数等工艺细节,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聚焦企业痛点,强化“产-学-研”体系等。
三项标准的通过是学院服务地方产业的重要成果,后续将结合专家意见完善标准文本,并联合行业协会推动技术落地应用,助力乡村振兴与食品产业升级。
据悉,上述标准将在进一步完善后适时发布,为湖南省葡萄、无花果等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促进大米焦糖色加工技术绿色转型,助推“湘品出湘”战略实施。